艺术家简介

Interactive timeline

早年生活

1932年2月9日,格哈德·里希特(Gerhard Richter)出生于德国德累斯顿(Dresden)。他是赫斯特·里希特(Horst Richter)和席尔德嘉·里希特(Hildegard Richter)的第一个孩子。四年后,女儿吉赛拉(Gisela)也诞生了。从多方面来说,这是一个普通的中产阶级家庭:赫斯特在德累斯顿的一所中学任教1,席尔德嘉则是一位爱弹钢琴的书商。在接受 Robert Storr 采访时,里希特将他幼时的家庭生活描述为”单纯、规律、有条理的——母亲弹琴,父亲养家。'2

1935年,赫斯特接受了位于赖歇瑙(Reichenau) 的一所学校的教职,该地当时隶属于德国的萨克森州(Saxony)。对于这个家庭来说,迁居到赖歇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,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德累斯顿活跃的文化氛围。3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次迁居,才使得这个家能够在接下来的战争时期中安全无虞。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,赫斯特受召加入德军,后被同盟国俘虏,直到德国被击败之前一直被囚禁在战俘营内。1946年,他获释回家时,家人已再次迁居,搬到了位于捷克边境的瓦尔特斯多夫(Waltersdorf)。

 

和大多数人一样,战后岁月给里希特家族带来了苦难。赫斯特并不是以战争英雄的身份回家的。在回忆起这段时期时,里希特说道:”【赫斯特】与当时大多数的父亲所面临的处境一样……没有人愿意接纳他们”4。在2004年的一次采访中,他补充道:”【我们】之间关系太疏离了,以至于我们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彼此。'5当时所有老师都被迫加入纳粹政权,作为国家社会党(National Socialist Party)的前党员,赫斯特很难再重返校园任教。在成为德累斯顿一所教学机构中的远距离学习项目的行政人员前,他只能在齐陶(Zittau)的纺织厂工作。6

 


里希特记忆中的早年生活是既欢喜又沮丧、既兴奋又悲伤的。他这样缅怀他出生时所住的位于葛森海纳大街(Grossenhainer Strasse)的房子:”【它】离萨拉撒尼马戏团旧址不远,小时候,我能通过地窖的窗口看到大象棚。我记得曾祖母的针线箱是犰狳皮制的,我还记得有个男人从梯子上摔了下来,不过我的父母亲说除了我之外,没人见过这档子事。'7关于里希特在赖歇瑙度过的日子的记录不多,但他聊起过他在瓦尔特斯多夫度过的时光:'我们搬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小镇,我不懂当地的方言,自然成了外人。”81942年,里希特十岁了,他毫无选择地加入了纳粹少年团(Pimpfen),孩子们必须加入这个组织接受训练,以便日后加入纳粹青年团(Hitler Youth)。后来,里希特在齐陶的语法学校上学,但最终还是退学了。他被描述为“天资聪颖的孩子,但成绩却出名地糟”9。迪特马尔·埃尔加(Dietmar Elger)还说“他连绘画课的成绩都很糟糕”10。他后来在一所职业学校上课,学习速记、会计和俄文。

 

虽然还未足龄的里希特并不需要应征加入德军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,但战争还是对他造成了很深的影响。他的家庭遭受了经济重创和丧亲之痛:席尔德嘉的兄弟鲁迪(Rudi)和阿尔弗烈德(Alfred),还有妹妹玛丽安(Marianne)都因为战争而相继去世。里希特回忆道:“妈妈的兄弟们在战争中丧生令人悲痛。他们一个接着一个阵亡。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女人是如何尖叫哭喊的。“11玛丽安则饱受精神病的折磨,最终饿死在精神病院里。12
 

 

 

瓦尔特斯多夫虽然躲过了邻近的德累斯顿所受到的炮火轰击,但它也并不是个庇护所。里希特对琼·松佩克(Jon Thorn-Prikker) 说道:'撤退的德军、车队,还有低空飞过、对难民开枪射击的俄国战机,战壕、武器、大炮和毁坏的车辆散落各地。后来俄国入侵... 洗劫财物、强暴兽行,在一个大型军营里,我们小孩有时能分到点大麦汤。'13孩时的里希特对军队很感兴趣,'军队进城时我跑去找他们,想要加入。' 他向 斯托解释,'十二岁的孩子哪里懂得什么是充满意识形态的花招和幌子?'15 里希特记得他会和朋友们捡起废弃的来福枪假装射击,在战壕和林子里追逐嬉戏,'好玩极了……跟所有的孩子一样,我全然被吸引住了。'16德累斯顿受到的炮火袭击对里希特造成了深远的影响: '晚上,小镇方圆一百公里内的所有人都走到街上,德累斯顿正饱受战火攻击。'现在,就是此刻!''。17
 

 

战后,根据波茨坦协定(Potsdam Agreement),里希特所居住的区域开始由苏联管制。第二次世界大战让里希特出生时的国家变得面目全非,这对里希特的学习和后来的艺术创作都有长远的影响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1 迪特马尔·埃尔加著,Gerhard Richter, A Life in Painting, (Elizabeth M. Solaro 译)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, Chicago and London 出版, 2009年, 第4页。
2 罗伯特·斯托访谈里希特,Catharina Manchanda 协助访谈 (2001年4月21-23日)。引自 罗伯特·斯托所著的 Gerhard Richter, Forty Years of Painting,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, New York 出版 (2002年),第19页。埃尔加补充道: '艺术家本人表示自己是平凡家庭里长大的平凡孩子,并努力适应着国家社会主义中不平凡的压力'。引自埃尔加,A Life in Painting,第4页。
3 埃尔加将赖歇瑙描述为 '一个浸泡在重工业发展中的乏味之城“,引自 A Life in Painting,第5页。
4 罗伯特·斯托访谈里希特。引自 Forty Years of Painting,第19页。
5 琼·松佩克访谈里希特 (2004年)。引自 Gerhard Richter: Text, Thames & Hudson, London 出版,第465页。
6 埃尔加著,A Life in Painting,注释6,第358页。
7 琼·松佩克访谈里希特(2004年)。引自Gerhard Richter: Text,第466页。
8 罗伯特·斯托访谈里希特。引自 Gerhard Richter: Text,第375页。

9 Jürgen Harten 编,Gerhard Richter Bilder Paintings 1962-1985,第9页。
10 埃尔加著,A Life in Painting,第7页。
11 琼·松佩克访谈里希特(2004年)。引自Gerhard Richter: Text,第466-467页。
12 埃尔加著,A Life in Painting,第6页。
13 琼·松佩克访谈里希特(2004年)。引自Gerhard Richter: Text,第466页。

14  Anna Tilroe 访谈里希特 (1987年),同上,第197页。
15  斯托,引自 Forty Years of Painting,第19页。

16 琼·松佩克访谈里希特(2004年)。引自Gerhard Richter: Text,第466页。
17 斯托,引自 Forty Years of Painting,第19页。

 

p.p1 {margin: 0.0px 0.0px 0.0px 0.0px; font: 12.0px 'PingFang SC'} p.p2 {margin: 0.0px 0.0px 0.0px 0.0px; font: 12.0px Helvetica; min-height: 14.0px} span.s1 {font: 12.0px Helvetica} span.s2 {color: #545454} span.s3 {color: #424242} span.s4 {font: 12.0px Helvetica; color: #424242} span.s5 {color: #d2352c}